课外辅导老师浅谈家长如何为孩子辅导功课

    认真理解题目要求第一遍:看清每一个字。

    孩子用手指指着题目文字,家长领读一句,孩子跟着读一句。太长的句子可以断开分两三次读。

    这个过程是孩子们看清每一个字的过程,所以可以较慢或者断开读。孩子们经常看着字读,就会慢慢认识这些字,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先让孩子们自己读,遇到不认识的字家长教一下。

    第二遍:完整地读一遍题目要求,说说题意,勾出关键字词。

    读完以后家长不要忙着给孩子解释题意,而是锻炼孩子,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要求是什么意思。

    如果发现孩子没有理解正确或者理解不全面,再让孩子读一遍,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题目给出的要求。

    如果孩子经过几遍读题还是不能理解正确,家长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进行分析,常用的提问方式有:

    ①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?(画圈、连线、涂色、填空、计算……);②要求怎么做?(把谁圈起来?把什么样的连起来?把什么涂上颜色?……)。

    例如:“把同样高的涂上相同的颜色。”提问:做什么?(涂色);把谁涂上颜色?(同样高的);涂什么颜色?(相同的颜色)。

    孩子正确理解题意后让他选出关键字词勾画出来,帮助自己加深理解和记忆。上面这道题就可以这样勾画:把同样高的涂上相同的颜色。

    第三遍:正确理解之后再读一遍,加深记忆和理解。然后动笔做题。

    独立解决自己检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理解了题意以后,让孩子自己答题。

    答完题后,自己对照题目要求进行检查。

    检查的方法有很多,不同的题检查方法不一定相同,但是都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不能只看答案,而是要再看题目要求,对照题目要求检查过程、较后才是答案。

    如果是填空题,较基本的诀窍是读一读看是否通顺;是计算题一定要再算一下。家长可以根据题目的类型指导孩子相应的检查方法。

    三种改错的方法孩子自己检查以后再邀请家长检查,如果发现错误,家长根据错误情况教给他改错的方法。

    类:粗心的错误。

    家长发现错误后先不做任何提示,只是提醒他再看题目要求、图或者文字,然后对过程、答案进行思考。

    孩子如果自己发现并改正了,就让他在这道题的序号下面写一个A,表示这类错误是由于粗心造成的,完全可以自己改正,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再粗心。

    类:方法、知识错误。

    孩子自己不知道为什么错,家长可以给他提示。

    例如:某题:下面哪一行不一样,在它后面的括号里画“√”。

    )  1、2、3、4、5())  2、4、6、8、10())  5、6、7、8、9()孩子能够理解题目要求是选择不一样的一行,可是不知道哪一行不一样。家长可以这样提示:“第一行的数字在发生什么变化?每次增加多少?第二行呢?”孩子根据提示去思考,而不是家长直接告诉他答案。总之,能让孩子去思考的,家长决不代替。

    孩子根据提示作出来以后让他在这道题的序号下面写一个B,表示这类问题自己还有一些困难,是自己的薄弱点,需要以后多思考、多练习。

    类:无法理解的问题。

    有些错误家长提示方法以后都不能解决,必须家长讲解方法、过程,帮着孩子做出来的,这类问题请在序号下面写一个C,表示这是孩子的难点,提醒孩子在老师讲解类似问题的时候注意听。

    这些A、B、C符号的标注,其实就是孩子对自己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,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找到发生错误的根源,同时也帮助孩子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。

    例如:对于A类错误,需要仔细读题,认真检查;对于错误,需要上课时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方法,多思考,多练习。

    家长可以针对B、C类错误,再设计类似的题让孩子练一练,力争能够在下一次不再成为薄弱点、难点。

    这个习惯养成以后,孩子在高段的学习中能够进行自我管理。高段科目多,内容多,时间紧,复习时有针对性,把书、作业拿出来,重点针对B、C类进行复习巩固,就可以高效地完成知识的查漏补缺,重点突破,这样节约时间,轻松愉快。


上一篇: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千万不能急于...
下一篇:勤思教育分享超全又实用文学常识...
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