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正确看待中学生的“叛逆”性格


一、中学生都是些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,他们对于成长抱有一种矛盾的态度:既希望自己长大,又对于责任有一种肤浅的认识,一定程度上拒绝成长。大多数人在这个时期心理很敏感,又脆弱,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,帮他们化解心中的诸多矛盾接,摆脱成长的烦恼:如成绩上不去啊,对哪个异性产生模糊的好感啊……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着想而且自尊心这时是他们的全部,孩子的自信来自于家长的理解与支持,而这种理解更多的是信任,要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,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有父母的陪伴,阅读一些名著、加上正确言论的引导,帮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都是至关重要的。


二、父母管教方式常常过激,侵犯了孩子的精神边界。在父母眼里,初中的阶段的孩子仍是“未长大的孩子”,所以处处用以前的方法去教育,甚至不厌其烦的唠叨。学生的“逆反心理”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,这种心理一旦产生,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,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,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,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。因此,一旦发现学生对自己形成了“逆反心理”,应及时采取措施,予以疏导。遇到这个问题应从这几个方面分析:
首先: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故意气父母,与家庭对立。要找准恰当时机,在一个轻松的气氛中,从随便聊天开始,逐渐走进孩子的心灵,深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。给予理解,再慢慢加以引导。
其次:多与父母沟通,只有我们态度和处事方法的改变才能看到孩子的改变。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最多,又能及时觉察孩子的细微变化,所以应该多理解孩子,常与孩子沟通,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自己最好、最值得信赖的“大哥哥”、“大姐姐”。


总之,要育好人,就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,使他们既拥有健壮的体魄、广博的学识,又拥有健康、向上的心理!

 


上一篇:重庆开课外辅导:中等生如何突破...
下一篇:高三家长寒假后一对一课外辅导帮...

分享到